在防汛抗旱会商会上的讲话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 陈雷
(2009年6月9日)
同志们:
这次防汛会商会是继国家防总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视频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最近,我国先后出现多次大范围降雨,局部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同时,部分地区降雨严重偏少,发生了特大干旱,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汛抗旱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还亲临一线检查指导抗旱工作。最近,回良玉副总理又连续作出指示,我已向大家传达。刚才,国家防办和水文局分别汇报了入汛以来和当前的汛情、旱情、雨情、水情、灾情以及防汛抗旱工作,包括重庆武隆堰塞体处置情况,竟平、刘宁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当前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今年入汛以来,副高位置偏东,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全国汛情和灾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降水过程多、强度大。入汛以来,全国已发生6次明显的强降雨过程,广东、广西、湖北、湖南、贵州等省多次出现暴雨天气,仅5月22~25日这一次降雨过程,广东台山市大隆洞水文站雨量就达515毫米。受强降雨影响,全国重点大型水库蓄水量较多年同期增加了12.7%;二是江河频繁发生洪水过程。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省的部分中小河流相继发生了超警洪水,新疆额敏河流域支流发生了超保证流量洪水;三是局部灾害重,山洪灾害比例大。截至6月9日统计,全国共有16个省份发生洪涝灾害,受灾人口563万人,因灾死亡41人,失踪8人,直接经济损失20多亿元。洪涝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中下旬,发生地域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等江南、华南地区,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80%以上。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降雨偏少,旱情严重。继今年初我国北方冬麦区发生超过历史同期的特大干旱之后,东北、华北等地又出现了比较大的旱情,截至6月9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9亿亩,有336万人、465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其中黑龙江省受旱面积一度达到9894万亩,比历史同期多120%;内蒙古自治区达到了3818万亩,比历史同期多27%。今年的旱情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受旱地区集中,主要发生在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山西、安徽等省(区),局地旱情十分严重;二是旱情发生早,冬麦区旱情发生时间明显早于常年,旱区浇灌第一遍返青水的时间普遍提前半个月以上;三是受旱面积大。2月上旬旱情最严重时,全国受旱面积比多年同期多8500万亩,3月中下旬,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一度达2.48亿亩,比多年同期多2500万亩。
面对局部强降雨和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国家防总、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超前部署,超常规安排,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召开国家防总第一次全体会议,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召开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对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工作做出专门安排。二是组织10个防汛抗旱检查组,深入各流域、各地方进行汛前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三是会同监察部通报了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和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四是提前开始24小时全天候值班,先后发出30多个紧急通知,及时对相关工作做出部署。五是及时修订了重点江河、水库调度方案。六是加强对地方防汛抗旱和抢险救灾工作的指导,特别是针对西藏墨脱、重庆武隆滑坡,湖北、湖南等地洪涝灾害以及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严重干旱,共派出了44个工作组赶赴灾区,派出的工作组和专家组数量也是超历史的。七是及时通报了防汛抗旱有关情况,已报送、印发120多期《防汛抗旱简报》、《汛期快报》和《防汛抗旱信息》。八是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防汛抗旱工作。从目前情况看,各项防汛抗旱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局部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北方冬麦区春旱得到及时缓解,夏粮可望夺得大丰收,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尽管前一阶段的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从气象水情预测分析来看,从我国防汛抗旱工程整体标准不高、安全隐患突出的现状看,从应对水旱灾害整体能力亟待提高的情况看,从防汛抗旱多年工作经验看,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非常严峻,困难和挑战不容小视,特别是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不可心存任何侥幸,对流域性大洪水和局部严重洪涝灾害要有充分准备,对当前旱情对秋粮作物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北方地区很快也要进入主汛期,全国防汛抗旱工作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阶段。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大江大河防汛,震损水库(水电站)、堰塞湖、病险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山洪、泥石流、台风灾害防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切实强化防汛抗旱责任制。国家防办要督促各地按照有关规定,逐级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凡是需要落实责任制的,必须百分之百落实到位,绝不允许存在任何漏洞、空白和死角。要把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重点,进行再检查、再落实、再督促。对落实不到位的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要抓紧完成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和业务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各级防汛指挥人员和行政责任人的指挥决策能力和业务水平。
第二,切实强化震损水利设施和堰塞湖安全度汛工作。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导致灾区受损水库(水电站)、堤防和堰塞湖数量多、险情重,没有完成消险的水库和堰塞湖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前一段时间,雅鲁藏布江墨脱段的滑坡体形成了堰塞湖,最近重庆武隆鸡尾山也发生了堰塞体堵塞河流的情况,尽管还没有完全形成堰塞湖,但对下游的威胁不容小视。有关地区要高度重视,逐库、逐站、逐湖、逐段落实防汛保安责任制,完善抗洪抢险方案和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加强监测和巡查。出现险情后,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力量全力抢护,同时做好下游受威胁地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第三,切实强化病险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工作。病险水库包括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水库是今年安全度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地要进一步落实责任,科学制订施工方案和安全度汛方案,加强建设管理。汛期要密切监视雨水情,科学调度洪水,必要时要降低水位运行,直至空库迎汛。水电站量大面广,度汛难度极大,特别是对很多“四无”水电站,尽管近年进行了核查和清理,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加强监督,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规范管理,切实做好水电站安全度汛工作,尤其要做好小库容、高水头水电站的安全度汛工作。同时,淤地坝的安全度汛工作也不容小视,最近已经开过专题会议部署,各地一定要抓好落实。
第四,切实强化山洪及台风灾害防御工作。要抓紧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转移避险预案,重点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预警问题,做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和培训、演练等措施,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要加大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作力度,推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一些好的做法,为全面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奠定基础。要加强台风监测,做好防御超强台风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台风到来之前的防范工作、台风到来时的避险工作和台风过后的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做好出海船只回港避风,及时转移相关人员,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第五,切实强化预测预警预报和预防。要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强预测预报,不断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要加大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会商力度,加密会商频次,尤其要强化多部门联合会商,研判天气发展趋势和汛情、旱情、灾情,及时发出预警,争取工作主动。要根据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江河防汛抗旱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切实强化防汛抗旱值守。最近国家防总专门印发了《防汛抗旱值班规定》、《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办法》,进一步规范了防汛抗旱值班工作。国家防办要督促各地按照规定要求,加强防汛抗旱值守,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掌握雨情、汛情、旱情、灾情和工情,快速、科学、高效处置水旱灾害突发事件,及时通报防汛抗旱信息。各地要对防汛抗旱值班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七,切实强化排险避险和人员转移。要组织各地加大汛期巡堤、巡坝查险,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情况和强降雨情况下的查险,及时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抢护。当险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时,必须及时转移下游受威胁地区群众,决策要果断,行动要迅速,安置要周全。
第八,切实强化和做好各项抗旱工作。今年旱情来得早、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切实加强旱情监测,根据旱情变化情况,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各地要把应急送水作为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努力减少因旱损失和影响。同时也要及时根据旱情派出工作组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重庆武隆滑坡体的处置工作。从现在看,情况不太乐观,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堰塞湖。今天报告的勘测数据与前几天相比有很大变化,一是库容从20万方增加到49万方;二是水位上涨比较快;三是滑坡体体积比原来的要大,排险难度进一步加大。当务之急要以救人为主,同时做好排险和避险工作,下游有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口,一定要提前转移和做好转移避险的准备。排险措施方案越早定、越早实施越主动,会后刘宁同志将带领专家赶赴现场,会同重庆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尽快实施。
同志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也是水利发展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任务非常艰巨,责任非常重大。我们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履行好我们肩负的重大职责,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